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Redis3.0.5配置文件详解
阅读量:6589 次
发布时间:2019-06-24

本文共 1557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1 分钟。

# Redis 配置文件:版本3.0.5

# 当配置中需要配置内存大小时,可以使用 1k, 5GB, 4M 等类似的格式,其转换方式如下(不区分大小写)

#

# 1k => 1000 bytes

# 1kb => 1024 bytes

# 1m => 1000000 bytes

# 1mb => 1024*1024 bytes

# 1g => 1000000000 bytes

# 1gb => 1024*1024*1024 bytes

#

# 内存配置大小写是一样的.比如 1gb 1Gb 1GB 1gB

################## INCLUDES #####################

# 引入多个配置文件。如,在已有标准模板的同时,还需要自定义配置文件。

# 注意:include进来的配置文件不会被admin或Sentinel的CONFIG REWRITE命令重写。

# include最好放在配置文件的前端。

#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 GENERAL #####################

# 默认情况下,Redis不会作为守护进程运行。如果需要,把该项的值更改为yes

# 由于redis以最终的配置作为实际配置,因此我们希望你将include命令放置在配置文件的最前面以防配置被覆盖。如果你打算使用另外的 conf文件来覆盖当前文件的配置,那么最好将include指令放置到该文件的末尾。即最后生效原则,最后被解析的配置将作为最后的配置。

daemonize yes

# 当Redis作为守护进程运行时,Redis默认会把pid文件放在/var/run/redis.pid,你可以配置到其他地址。

pidfile /var/run/redis.pid

# 当运行多个redis服务时,需要指定不同的pid文件和端口

# 指定redis运行的端口,默认是6379。当为0时,Redis将不会通过TCP socket监听。

# 注:只是不使用TCP socket监听。依旧可以连接,只是无法通过网络连接。

port 6379

# TCP 监听积压区backlog

# 在一个并发量高的环境中,你需要指定一个比较大的backlog值来避免慢连接(由于网络原因握手速度慢)的情况。

# 注意,linux内核会默认 使用/proc/sys/net/core/somaxconn 的值来削减 backlog的实际值,因此你需要确保提升 somaxconn 和 tcp_max_syn_backlog 这两个值来确保此处的backlog生效。

# 注:这里的backlog是指目前最大连接队列的积压区。因为TCP连接是三次握手,没有

# 完成三次握手和尚未被accept的connect都会处于连接队列中。但是backlog的实际值

# 与操作系统相关,并非设置多少就是多少,只能说调整得大一些可以在同一时间应对更

# 多的连接请求。

# 注:只有当每一个请求都重新发起一个连接的时候,backlog值的增大才能影响到并发量。在tcp稳定连接的时候,或连接复用(连接池的使用),backlog值对并发没有任何影响。因此该值一般采用默认值。

tcp-backlog 511

# 默认情况下redis会在所有的可用网络接口中进行监听,如果你想让redis在指定的网络接口中监听,那么可以使用bind 命令来指定redis的监听接口。

# 在生产环境中最好设置该项

# bind 127.0.0.1

# 指定unix sock的路径来进行连接监听,默认是不指定,因此redis不会在unix socket上进行监听。

# unixsocket /tmp/redis.sock

# unixsocketperm 755

# 设置客户端连接时的超时时间(关闭掉空闲N秒的连接),单位为秒。当客户端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发出任何指令,那么关闭该连接。

# 0是关闭此设置,不处理空闲连接。

timeout 0

# TCP keepalive

#如果该值不为0,将使用 SO_KEEPALIVE 这一默认的做法来向客户端连接发送TCP ACKs 

#这样的好处有以下两个原因:

# 1)检测已经死亡的对端(注:TCP的关闭会存在无法完成4次握手的情况,如断电,断网,数据丢失等等)

# 2)保持连接在网络环境中的存活

# 注:最好设置为60

tcp-keepalive 60

#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

# 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verbose

# debug  记录很多信息,用于开发和测试

# varbose 有用的信息,不像debug会记录那么多

# notice 普通的verbose,常用于生产环境

# warning 只有非常重要或者严重的信息会记录到日志

loglevel debug

# 配置log文件地址

# 默认值为stdout,标准输出,若守护进程模式会输出到/dev/null

# logfile stdout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log

# 当设置 'syslog-enabled'为 yes时, 允许记录日志到系统日志中。

# 以及你可以使用更多的syslog参数来满足你的要求。

# syslog-enabled no

# 指定在系统日志中的身份

# syslog-ident redis

# 执行系统日志的设备名。  Must be USER or between LOCAL0-LOCAL7.

# syslog-facility local0

# 设置数据库编号

# 默认值为16,默认数据库为0,数据库范围在0-(database-1)之间

databases 16

#################### SNAPSHOTTING #####################

# 保存数据到磁盘,格式如下:

# save <seconds> <changes>

# 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rdb。

# 相当于条件触发抓取快照,这个可以多个条件配合

# 比如默认配置文件中的设置,就设置了三个条件:

#  save 900 1  900秒内至少有1个key被改变

#  save 300 10  300秒内至少有300个key被改变

#  save 60 10000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key被改变

# 注:生产环境中需要关掉所有此项以减少磁盘IO压力。而使用主动的BGSAVE操作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 作为默认,redis会在RDB快照开启和最近后台保存失败的时候停止接受写入(最少一个# 保存点),这会使得用户察觉(通常比较困难)到数据不会保持在硬盘上的正确性,

# 否则很难发现这些灾难会发生,

# 如果后台保存程序再次开始工作,reidis会再次自动允许写入,

# 然而如果对redis服务器设置了合理持续的监控,那么你可以关闭掉这个选项。

# 这会导致redis将继续进行工作,无论硬盘,权限或者其他的是否有问题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持久化到rdb文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为yes

# 注:如果机器性能不佳,cpu使用率过高的情况,可以关闭该功能。缺点是RDB文件会# 比较大。

rdbcompression yes

# 从RDB的版本5开始,CRC64校验值会写入到文件的末尾

# 这会使得格式化过程中,使得文件的完整性更有保障,但是这会在保存和加载的时候损 失不少的性能(大概在10%)

# 你可以关闭这个功能来获得最高的性能

# RDB文件会在校验功能关闭的时候,使用0来作为校验值,这将告诉加载代码来跳过校 验步骤

rdbchecksum yes

# 本地持久化数据库文件名,默认值为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 工作目录

# 数据库镜像备份的文件放置的路径。

# 这里的路径跟文件名要分开配置是因为redis在进行备份时,先会将当前数据库的状态写# 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等备份完成时,

# 再把该该临时文件替换为上面所指定的文件,而这里的临时文件和上面所配置的备份文件都会放在这个指定的路径当中。

# AOF文件也会存放在这个目录下面

# 注意这里必须制定一个目录而不是文件

dir ./

##################### REPLICATION ########################

# 主从复制. 设置该数据库为其他数据库的从数据库.

# 设置当本机为slave服务时,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 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 关于主从复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1)Redis的主从复制是异步的。但是你可以配置master在没有至少一个slave连接时,# 停止接受写入

# 2)当复制连接断掉不是很长时间时,Redis的slave可以执行局部再复制。需要配置backlog (积压区)size参数。

# 3)复制是自动的,无需用户干预。在统一网络分区中的Master和Slaves会自动重连并重启复制。

#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 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用requirepass制定的密码)

# slave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 当从库同主机失去连接或者复制正在进行,从机库有两种运行方式:

# 1) 如果slave-serve-stale-data设置为yes(默认设置),从库会继续相应客户端的请求

# 2) 如果slave-serve-stale-data是指为no,出去INFO和SLAVOF命令之外的任何请求都会返回一个

# 错误”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

slave-serve-stale-data yes

# 配置一个Slave的实例是否接受写请求,

# Slave在存储一些短暂的数据的的时候,接收写请求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 (因为数据在向Master同步之后非常容易擦除)但是会因为配置不正确而导致一些问 题,从redis 2.6开始默认Slave是只读服务器

# 提示:只读的Slave并不是设计用来公开给不受信任的互联网客户端的,它

# 仅仅是一个用来防止对实例进行误操作的保护层。只读Slave默认用来输出管理命令

# 例如 CONFIG, DEBUG 和其他。如果你想限制它的规模,你可以使用'rename-command' # 来提高它的安全性,使它作为一个影子来执行管理或者危险的命令

slave-read-only yes

# Slave在预设的间隔中发送送一个ping到目标服务器。默认是10秒钟

# repl-ping-slave-period 10

# repl-timeout设置了以下的复制超时值:

# 1) 在Slave中,使用同步IO进行大规模传输

# 2) 在Slave中,Master的超时(ping,数据)

# 3) 在Master中. Slave的超时(对pings的响应)

# 注:应确保这个值大于指定的repl-ping-slave-period值,否则当主从之间流量较少时,会检测到超时的情况

# repl-timeout 60

# 在Slave同步之后是否关闭TCP_NODELAY?

# 如果你选择 "yes",redis将会使用一个很小的TCP包和很小的带宽来向Slave发送数据。

# 如果使用默认的设置这会增加数据复制到Slave之间的延迟。如果使用默认配置的linux内核这个延迟会高达到40毫秒

# 如果你选择 "no",数据复制到Slave将会减少延迟,但是会使用更多的带宽。

#作为默认我们为低延迟进行优化,但是在一个高流量的情况下或者当Master和Slave

#有很多hops的时候,将该值设置为yes会更好

# 注:这就是一个网络调优的问题,默认的TCP内核会使用Nagle,即将小的数据包合并   # 成大的数据包(及yes的情况)。在等待合并的过程种,肯定会存在等待后续数据的步骤,因此这会导致数据的延迟。yes,就是使用TCP的默认情况开启Nagle算法,no就是关闭Nagle算法

repl-disable-tcp-nodelay no

# 设置复制的backlog值。(注:这个backlog和tcp中的backlog不一样)

# 这个backlog值是一个积压缓冲区,当Slave断开连接之后,Master将更新的数据放置在这个缓冲区中,因为当从服务重新连接上来时候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需要同步,因此从这个缓冲区中取数据就可以同步到和Master一样的状态

# 这个值设置得越大,Slave的掉线时间就可以越长,上线后就可以进行局部更新

# 注:当掉线时间过长而无法进行局部更新,那么Slave就会再一次进行同步所有的数据,耗时和当时的数据量成正比

# 当且仅当第一个Slave连接到服务器之后这个缓存才会被分配

# 注:该参数在master上有效。该值的大小应当经过测算。

# repl-backlog-size 1mb

# 当Slave在长时间内没有连接到Master时,backlog的缓存将会被释放。

# 以下选项就是自Slave最后一次断掉和Master之间的连接开始N秒后清空backlog的缓存。设置为0意味着永远不会清空backlog

# repl-backlog-ttl 3600

# 在redis的信息输出中我们使用一个整型值来表示Slave的优先值

# 这个优先级的作用是,在主从结构中,当Master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时候,

# 将一个Slave提升为Master,提升的依据就是这个值。

# 假设有三个优先级分别为 25 10 100 的服务器,将优先将数值最少的提升为Master

# 即最小值优先

# 如果优先级设置为0,意味着该从机将不会有机会成为Master

# 默认优先级是100

slave-priority 100

# 在下面的情况下Master停止接受写入事件:

# 当Master连接的Slave个数小于N,或Slave的数据落后(lag)小于等于M秒

# 注:N个Slave必须是在线的状态

# lag的单位是秒,它必须<=指定的值,它从最后一次收到ping包的时间开始计算。 

# 通常ping包都是每秒发送一次。

# 注:这个选项并不担保N个副本都会接受写入,但是会确保在指定的时间没有足够的从服务可用的时,在会话返回上显示丢失写入。

# 例如要求最少三个Slave在lag<=10秒

# min-slaves-to-write 3

# min-slaves-max-lag 10

#

# 设置任意一个为0都会导致关闭这项特性

#

# 默认min-slaves-to-write 设置为0(关闭这个特性)

# min-slaves-max-lag 设置为10

# 注:这两个选项不是特别安全的选项。可能会影响应用使用。只有在确定应用场景后可   # 选择开启。

###################### SECURITY ######################

# 要求客户端在处理其他指令之前先发起AUTH <PASSWORD>,

# 这在你不信任其他的接入主机上的redis-server是比较有用的。

# 这个选项应当注释掉来保证向后的兼容性,毕竟大部分的人都不需要鉴权验证(因为他们# 都运行自己的sever)

# 注:由于redis太快,所以每秒钟可以尝试150K次密码,因此你应该设置一个

# 非常强壮的密码来防止别人的破解。(密码要尽可能的复杂)

# requirepass foobared

# 命令重命名。

# 它用来改变共享环境中危险命令的名字,在这个例子中

# CONFIG 命令被重命名为一个难以猜解的名字。

# 这会对内部用户的工具有效,但是对一般的客户端无效。

# Example:

# rename-command CONFIG b840fc02d524045429941cc15f59e41cb7be6c52

# 可以使用一个空字符串来禁用这个命令

# rename-command CONFIG ""

# 注:改变记录在AOF文件中的命令名称或者传输到从服务会导致问题

# AOF file or transmitted to slaves may cause problems.

# 注:我们通常会将KEYS(客户端使用KEY *进行查询会卡死Redis进程)、SHUTDOWN(关闭实例)、FLUSHALL(清除所有数据及文件信息,类似初始化)、FLUSHDB(清除当前数据库中所有数据)

####################### LIMITS ########################

#    设置同一时间的客户端最大连接数,默认限制是10000个客户端。

# 然而如果redis服务不设置这个限制值那么最大的用户数就是最大文件描述符数-32.

# 一旦连接的用户数超出了限制值,redis将会关闭新的连接并且发送 

#    'max number of client reached'

# maxclients 10000

# 不使用超出指定大小的内存,

# 当redis使用到的内存达到限定值的时候,将会根据淘汰策略移除一部分key

#   如果根据相关策略无法移除key,或者策略被设置为 'noeviction',redis将会对

# 使用到内存的命令返回错误,比如 SET LPUSH等,并且进入只读模式,仅仅响应只读的命令,如GET。

#     这个选项在你将redis当做一个LRU缓存和设置一个内存大小限制的时候十分有用。

#     注:如果你的Slave关联到一个开启最大内存限制的redis实例上,

#     Master向Slave输出缓冲区属于被该服务器使用的内存的一部分。

#    因此网络问题和重新同步引发的复制,不会触发淘汰key的循环,

# 反过来,Slave的输出缓冲区将触发淘汰 key的DELs操作,直到数据库清空

# 简单来说,如果你拥有一个Slave,我们建议你将这个值

# 设置为少于系统可用的最大内存,以便系统可以腾出空间来安放Slave的输出缓存(但是如果策略是noeviction 那就没这个必要)

#

# maxmemory <bytes>

# 最大内存(MAXMEMORY)策略: 当redis使用的内存达到指定的最大值时,你可以使用如下的5种策略来应对:

#

# volatile-lru -> 使用LRU算法依据过期时间来移除key

# allkeys-lru -> 使用LRU算法来移除任何key

# volatile-random -> 根据过期时间设置随机移除key

# allkeys-random -> 随机移除任何一个key

# volatile-ttl -> 移除一个最近过期时间的key

# noeviction -> 所有key不过期(即不移除任何key),对于任何写操作都返回一个错误信息

# 注: 在以上所有策略中,当不存在一个key满足以上的淘汰策略时(即无法空出内存时),

# 任何写操作都会返回错误信息

#

# 目前为止具有写入操作的指令是: set setnx setex append

#  incr decr rpush lpush rpushx lpushx linsert lset rpoplpush sadd

#  sinter sinterstore sunion sunionstore sdiff sdiffstore zadd zincrby

#  zunionstore zinterstore hset hsetnx hmset hincrby incrby decrby

#  getset mset msetnx exec sort

#

# 默认值为:

#

#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 LRU和最小TTL算法都不是精确的算法,只是近似的算法,

# 因此你可以选择一些样本大小来进行测试,对于一个默认的redis实例

# 将会选选择3个key,并且挑选其中之一作为最近最少的Key,你可以使用如下参数修改示例的数量大小

# maxmemory-samples 3

################# APPEND ONLY MODE ##################

# Redis默认使用异步存储数据到硬盘上.

#

# 这个模式非常合适一些应用,但是当redis的进程出现问题

# 或者停电的时候,会丢失一些写入的数据(丢失的多少根据保存点的设置)

#

# Append Only 文件(Append Only file),是一个备选的持久化模型,

# 它提供了更好的续航能力,对于一个使用默认数据同步文件策略的实例,

# redis可能会因为一个戏剧性的灾难比如停电等丢失一秒钟的数据。

#

# 或者由于redis进程本身的错误仅仅写入一个数据,但操作系统一直运行。

#

# AOF和RDB可以毫无问题地共存,因此你可以同时开启他们,

# 但如果你开启了AOF,redis会在启动时加载AOF(默认是加载RDB),因为AOF有更好的鲁棒性。

# 可以从http://redis.io/topics/persistence 获取更多的信息

appendonly no

# append file 的名称 (默认是: "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fsync() 函数调用告诉操作系统立即将数据写入到硬盘中,而不是写入到输出缓冲区

# 等待足够的数据再写入。一些操作系统会立即将数据写入到硬盘中,一些其他的

# 操作系统则只是尽可能快地将数据写入硬盘中。

# Redis支持三种不同写AOF文件的模式:

# no:不进行强制同步,仅仅让操作系统根据自身的决策写入到硬盘中。这种速度更快。 

# always:在每一次追加写入操作都采用强制同步,特点是慢,安全。

# everysec:每间隔一秒钟强制同步数据。折中的方案。

#

# 默认采用"everysec"作为速度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方案。

#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采用更快的方案或者更安全的方案。

# 选择no,何时写入数据将由操作系统决定,你可以由此获取最快的速度。

# 选择always,数据将立即写入到硬盘中,你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安全性。

#

# 更多的信息可以从以下地址中获取:

# http://antirez.com/post/redis-persistence-demystified.html

#

# 如果不开启该选项默认使用"everysec".

#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 当AOF的强制写入策略设置为always 或者 everysec,并且一个后台保存进程

#(一个后台保存进程或者 AOF 日志后台重写)会占用硬盘的大量I/O资源,在一些linux

# 的配置中redis会因为 fsync() 调用而长期锁定。目前我们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 即使采用另外的线程来运行强制同步,也会锁定住我们的同步write(2)调用。

#

# 为了减轻这个问题,下面的选项将会在BGSAVE 或者BGREWRITEAOF运行时

# 预防主进程调用fsync()。

#

# 这意味着当另一个子进程在保存的时候,Redis的保存策略将处于"appendfsync none"这样的类似状态。

# 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在最坏的情况下将会失去30秒的日志(使用linux默认的设置)。

#

# 如果你采用yes,那么将会存在一个潜在的隐患,不然请设置它为 "no",

# 这是一个为了稳定的安全性选择。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 自动改写append only 文件.

#

# redis会在AOF日志文件增长到指定百分比的时候通过调用BGREWRITEAOF来自动重写日志文件。

# 它是这样工作的:redis会记住最后一次改写后AOF文件的大小(如果重写自重启以来

# 尚未发生,那么AOF文件的大小就是启动以来使用的大小)。

# 这个基准值将会和当前值进行比较,如果当前值比设定的百分比还要大,重写事件就会发生。

# 并且你需要指定一个AOF重写的最小值,用来避免当重写文件的百分比增长符合目标

# 但是整个文件依然很小的场景。

#

# 将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设置为0则可以关闭掉AOF自动重写的功能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 Redis在启动时会将AOF文件中的数据载入到内存中,载入时可能会出现载入的AOF 文件的最后被truncate的场景。

# 通常该情况会发生在运行Redis的操作系统crash,尤其是没有使用data=ordered选项的ext4文件系统中(注:不会在Redis crash或abort但操作系统正常工作的场景中发生)。

#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Redis可能会报错退出,或尽可能多的载入数据(默认情况)。

# 同时,开始在aof文件上执行truncate操作。下面的参数将控制这种行为:

# 如该参数被设置为yes,那么该被truncate的AOF文件会继续被加载,且Redis会启动服务后将该事件以日志的形式告知用户。

# 否则,如果该选项被设置为no,那么Redis将报错中断并拒绝启动服务。该参数被设置为no时,需要用户在重启动Redis服务前,使用redis-check-aof工具修复AOF文件。

# 注:如果AOF前后完整但是中间被截断,那么Redis还是会报错并退出。该参数主要用# 于Redis尝试从AOF文件中读取更多数据,但没有更多数据存在的场景。

aof-load-truncated yes

################## LUA SCRIPTING #####################

# 以毫秒为单位限定lua脚本的最大执行时间.

#

# 当lua脚本在超出最大允许执行时间之后,redis会记录下这个脚本到日志中,

#并且会向这个请求返回error的错误。

# 仅当 SCRIPT KILL 和 SHUTDOWN NOSAVE 命令可用时,

# 一个运行时间超过最大限定时间的脚本才会继续执行。

# SCRIPT KILL用来停止一个没有调用写入命令的脚本,

# 当用户不想等待脚本的自然中止但脚本又在进行写操作时,

# 采用 SHUTDOWN NOSAVE 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可以立即停掉整个脚本。

#

# 设置为0 或者一个负数来取消时间限定.

lua-time-limit 5000

################### SLOW LOG #######################

# slow log(慢日志)用来记录执行时间超过指定值的查询。

# 执行时间不包含 I/O操作,比如和客户端交互,发送应答等等,

# 仅是执行命令的真实时间(仅是线程因为执行这个命令而锁定且无法处理其他请求的阶段)。

# 你可以使用两个参数来配置 slow log,一个是以微秒为单位的命令执行时间值,

# 另一个是slow log 的长度(即记录的最大数量)。

# 当一个新的命令被记录到slow log的时候,最旧的一条记录将会被移除。

#

# 下面的值将会被解释为微秒为单位,所以 1,000,000 微秒为 1秒

# 将这个值设置为一个负数,将关闭掉slow log ,如果设置为0,则记录所有的命令

# (默认是10毫秒)。

slowlog-log-slower-than 10000

# 因为这会消耗内存,因此实际上并不是限制到这个长度.

# 可以使用 SLOWLOG RESET来回收占用的内存

slowlog-max-len 128

############### LATENCY MONITOR ####################

# redis延迟监控子系统的示例与操作系统收集的redis实例相关的数据不同

#

# 通过LATENCY命令,可以为用户打印出相关信息的图形和报告

#

# 这个系统只会记录运行时间超出指定时间值的命令,如果设置为0,这个监控将会被关闭

#

# 默认的情况下,延迟监控是关闭,因为如果你没有延迟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

# 并且收集数据的行为会对性能造成影响,虽然这个影响很小可以在大负荷下工作。

# 延迟监控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打开:

# "CONFIG SET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milliseconds>".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0

################## EVENT NOTIFICATION ####################

# redis可以在key 空间中采用发布/订阅模式来通知事件的发生。

#

# 这个功能的文档可以查看 http://redis.io/topics/keyspace-events

#

# 对于一个实例,如果键空间事件通知是启用状态,当一个客户端执行在一个

# 存储在Database 0名为"foo"的key的DEL(删除)操作时,

# 有如下两条信息将会通过发布订阅系统产生

#

# PUBLISH __keyspace@0__:foo del

# PUBLISH __keyevent@0__:del foo

#

# 以下是可选的redis事件通知,每个类别的事件可以由一个字符进行描述

#

# K   Keyspace events, published with __keyspace@<db>__ prefix.

# E   Keyevent events, published with __keyevent@<db>__ prefix.

# g   Generic commands (non-type specific) like DEL, EXPIRE, RENAME, ...

# $   String commands

# l   List commands

# s   Set commands

# h   Hash commands

# z   Sorted set commands

# x   Expired events (events generated every time a key expires)

# e   Evicted events (events generated when a key is evicted for maxmemory)

# A   Alias for g$lshzxe, so that the "AKE" string means all the events.

#

# The "notify-keyspace-events" takes as argument a string that is composed

# by zero or multiple characters. The empty string means that notifications

# are disabled at all.

# 例1: 启用 list 和 generic 事件, 

# notify-keyspace-events Elg

#

# 例子2 : 要想订阅通道名为__keyevent@0__:expired 上expired keys的事件:

# notify-keyspace-events Ex

#

# 默认不启用所有通知,因为大部分的用户无需这些功能,而且这些功能会带来一些开销

#

# 如果你没有指定K 或者E,没有事件会被传递。

notify-keyspace-events ""

################### ADVANCED CONFIG ###################

# 创建空白哈希表时,程序默认使用REDIS_ENCODING_ZIPLIST 编码,当以下任何一个条件被满足时,程序将编码从切换为REDIS_ENCODING_HT。

# 哈希表中某个键或某个值的长度大于 server.hash_max_ziplist_value (默认值为 64)。

# 压缩列表中的节点数量大于server.hash_max_ziplist_entries (默认值为 512 )。

#

# ziplist是一个解决空间的紧凑的数据存储结构,但是当数据超过阈值时,将采用原生的数据存储结构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

hash-max-ziplist-value 64

# 与哈希表类似。

list-max-ziplist-entries 512

list-max-ziplist-value 64 

# 设置特殊编码的唯一情况:

# 当一个set仅仅由一个基数为10最大位数为64位的有符号整形的字符串构成的时候。

#

# 以下配置设置了set的限制大小,当小于这个值时将会使用一个更紧凑的数据结构来

# 保存以期减少内存占用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 与hash和list类似。zsort也采用如下的配置来选择是否进行特殊编码来节省空间。

zset-max-ziplist-entries 128

zset-max-ziplist-value 64

# HyperLogLog 稀疏表示字节限制

# 这个限制包含了16个字节的头部,当一个HyperLogLog使用sparse representation

# 超过了这个显示,它就会转换到dense representation上。

hll-sparse-max-bytes 3000

# active rehashing使用CPU时间的每100毫秒中的1毫秒来进行rehashing工作

# 来rehash redis的主hash表(rehash的时候在代码种引入记时来保证)。

# lazy rehashing:逐步hash,每一次添加查找删除进行一次rehash的步骤,惰性hash

# 因为hash的再散列会导致整个进程的stop,为了避免长时间的stop,以上的策略都是   # 在分散整个rehash的过程(参照《redis设计与实现》的字典部分)

activerehashing yes

# 客户端输出缓冲区显示可以用来解决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强制断线,

# 而造成的不能读到需要的数据。

# 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发布订阅模式中,客户端不能足够快速地消费发布者生产的信息。

#

# 这个限制可以设置为如下的三种类型:

#

# normal -> 正常普通的客户端,包含监控客户端

# slave -> 主从结构中的从客户端

# pubsub -> 订阅了最少一个频道的客户端

#

# 每一个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格式如下:

#

#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class> <hard limit> <soft limit> <soft seconds>

#

# 在两种情况下服务器认为客户端不是意外临时掉线

# 1.缓冲区的数据达到硬限制

# 2.缓冲区的数据达到软限制,同时时间超过了指定值

#

# 因为一个客户端离线,有可能是临时性的网络故障,或者传输问题

# 也有可能是永久性离线 或者强制性离线,此时服务器将不会保留他的缓存数据

# 以下的设置就是为了判断这一情况的

#

# 硬限制和软限制都可以通过将其设置为0来关闭掉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normal 0 0 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slave 256mb 64mb 60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32mb 8mb 60

# redis会按照一定的频率来处理诸如关闭超时连接,清理没有被使用的过期key等此类   

# 后台任务

#

# 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以相同的频率来执行的,redis通过一个hz的值来决定处理这些(如上所述的后台任务)任务的频率

#

# 提高这个值会使用更多的cpu时间来在redis闲置的时候处理以上的,但是同时,

# 超时的连接的处理和过期key的清理也会更精确

#

# hz的取值范围在1到500,不建议设置为超过100的值,默认是10

hz 10

# 当子进程重写AOF文件的时候,以下选项将会允许等到存在32MB数据的时候才调用强制同步,这样可以降低IO上的延迟。

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 yes

本文转自 chengxuyonghu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6226001001/190384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anually Summarizing EIGRP Routes
查看>>
spring boot 1.5.4 整合webService(十五)
查看>>
modsecurity(尚不完善)
查看>>
获取.propertys文件获取文件内容
查看>>
Redis3.0.5配置文件详解
查看>>
Know about Oracle RAC Heartbeat
查看>>
JQuery——实现Ajax应用
查看>>
前端05.js入门之BOM对象与DOM对象。
查看>>
oracle kill所有plsql developer进程
查看>>
keepalived双机热备原理及实例部署LVS+keepalived
查看>>
曲线学习PyQt5方案一
查看>>
企业私有云之rabbitmq高可用
查看>>
OpenCV学习】矩阵运算和操作2
查看>>
nginx+ffmpeg搭建rtmp转播rtsp流的flash服务器
查看>>
关于在arm裸板编程时使用printf问题的解决方法
查看>>
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将改变一切
查看>>
2015 上半年 JavaScript 使用统计数据
查看>>
《Python算法教程》——1.6 如果您感兴趣
查看>>
深度解析Java8 –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实现分析(下)
查看>>
SSH原理与运用(一):远程登录
查看>>